正文

中医外治法和冬病夏治的贴膏科学用法

更新于 2023-06-26

中医外治法是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手段,穴位贴敷疗法则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,在解除病痛同时亦能消除治疗带来的痛苦与伤害。

冬病夏治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对一些在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,而在特定穴位贴敷膏药成为防治一些冬季易发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。

从中医外治到冬病夏治,我们都能看到膏药的影子,而膏药由于其携带方便、操作简单、疗效确切、应用较为安全等特点,深受大家的喜爱。只是膏药贴敷虽然操作简单,但也是有讲究的。

使用贴膏剂,贴的时候要选准所贴的位置,不能估摸着贴,否则会导致位置不准,影响疗效。一般来说,应选择最痛点或相关的穴位。其中,“哪里痛就贴在哪里”是大部分人长期以来的习惯性做法,但中医认为,按照穴位贴膏药能发挥更大的药效作用。

下面,我们介绍几种常见部位疼痛的贴敷穴位:

1、颈肩部疼痛

肩井穴:在肩胛区,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。

大椎穴: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,头低下最高处一般来说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。

2、腰部疼痛

命门:在脊柱区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。

腰阳关:在脊柱区,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。

腰眼:在腰区,横平第4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约3.5寸凹陷中。

3、膝盖疼痛

内、外膝眼(外膝眼即犊鼻穴):屈膝,在膝部,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即为犊鼻穴。内侧凹陷即为内膝眼。

鹤顶:在膝前区,髌底中点的上方凹陷处。

外用贴膏使用注意事项

一款优质的膏药,也并非人人都适合,以下注意事项,可要铭记在心。

1、贴膏药后,如果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、灼热、刺痛感时,要赶紧揭掉。

2、如果出现丘疹、水泡,自觉瘙痒剧烈,说明对此膏药过敏,应立即停止贴敷,必要时抗过敏治疗。过敏后如果疱小,可以涂些碘伏进行消毒,避免感染。如果疱大,要到医院进行处理。

3、破损处的皮肤属于开放性的伤口,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,伤口部位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,如果再贴膏药,可能引起破损处的皮肤发炎感染化脓。

4、孕妇是特殊人群,如果贴膏里含有麝香、乳香、红花等或其他活血化瘀成分,孕妇禁用。尤其是腹部、脐部、腰骶部,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。

5、扭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充血肿胀、疼痛的情况,大部分的止痛膏都含有活血的成分。如果立马贴膏药,会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反而更容易加重局部的肿胀及疼痛感。所以,应在扭伤24后小时再贴膏药。

膏药贴敷时长

人体的皮肤需要呼吸,汗腺、皮脂腺需要排泄,如果长时间敷贴膏药,会造成皮肤局部温度高、湿度大,代谢废物不能排出,就会刺激局部皮肤,产生不适。

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,时间长了,不仅药物容易失去效用,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病的风险。当然也有例外,活化高?麝香活血化瘀膏可以持续贴敷48小时,主要是因为它采用了ZnO热压工艺制作并含有抗过敏成分等,而科学试验表明,ZnO(氧化锌)与松香酸结合成锌盐,可避免松香酸对皮肤的刺激。

注意

不同的膏药,贴敷时间以及注意事项都有所不同,具体的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,应当按照说明书或者医生的医嘱进行。

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览之用,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及的药品进行处方时,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。

友情链接